产品分类
产品快速搜索
窑炉行业师傅不会告诉你的10个秘密
发布时间:2014-11-28
陶瓷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细致的过程,从原料至烧成任何一道工序稍有疏忽,即有引起缺陷甚至报废的可能。这些缺陷,有的发现在未烧之前,有的因于未烧之前而在烧成中方才暴露,有的则是直接由于烧成不当而形成。由于造成缺陷的原因错综复杂,而各窑生产情况又不尽相同,所以也就很难做一全面而又普遍适用的解决方案。
一、开裂:
开裂指制品上有大小不同的裂纹。其原因是坯体入窑水分太高(大于2%以上),预热升温和冷却太快,导致制品内外收缩不匀。有的是坯体在装钵前已受到碰撞有内伤。坯体厚薄不匀,配件(如壶把、咀等)重量过大或粘结不良也会造成制品开裂。
防止的办法是:(1)入窑坯体一定要干燥;(2)装窑时套装操作谨慎,垫片与坯体配方一致。配件大小、重量与粘接位置恰当。有的在粘接泥浆中加入10-15%的釉料,可以使咀、把与主体牢固熔接一体,如此可克服开裂缺陷。
二、起泡:
烧制品起泡有"坯泡"与"釉泡"两种。坯泡分为"氧化泡"与"还原泡"两种。氧化泡指坯泡外面覆盖釉层,断面呈灰黑色,多形成于窑内低温部位。主要是瓷胎与釉料中的分解物未能充分氧化,烧失物未完全排除所致。予热升温快,氧化分解阶段时间短、氧化结束时窑内温度过低,上下温度差过大。在坯釉料中,碳酸盐。硫酸盐及有机杂质含量较多等都是造成产品起泡的主因。此外时装窑密度不当、入窑水份高等原因亦须注意。还原泡又称过火泡,断而发黄,多发生于高温近喷火口处的制品。主要由于坯体内硫酸盐与高价铁还原不足,强还原气氛不足及烧成温度过高造成。釉泡系沉积炭及分解物在釉熔前未能烧尽挥发,气体被阻于釉面层中形成。若延长釉熔时间或适当平烧即可解决。
三、针孔:
指产品釉面出现微小凹痕或小孔。形成此类缺陷一是坯料中有机物。碳素、氧化铁含量较高,当升温快时烧失物未能完全烧尽挥发而到后期高温阶段才逸出釉面,形成宛如微观火山状的针孔。此外,高温炉还原气氛太弱,喷火口部位产品再次被氧化也会造成针孔。再者,当釉料流动性差或施釉过薄时也会发生针孔缺陷。
四、桔釉:
制品釉面不平、呈桔皮状。一般发生于盘、碟类或瓷板砖类制品。主要原因是釉面波化时升温过快,烧成温度过高使釉面产生沸腾现象所致。另外釉浆厚薄不均、高温流动性差及釉料研磨不细等都是形成桔釉缺陷的症结所在。
五、惊釉:
产品釉面有发丝粗的裂纹。主要原因是坯、釉膨胀系数相差较大形成。这就需要重新调整坯。釉配料配方。此外烧成温度过高、冷却制度不合理或釉层过厚也会形成惊釉缺陷。
六、变形:
产品烧成变形是陶瓷行业最常见、最严重的缺陷,如口径歪扭不圆,几何形状有不规则的改变等。主要原因是装窑方法不当。如匣钵柱行不正,匣钵底或垫片不平,使窑车运行发生震动,影响到产品的变形。另外,产品在烧成中坯体预热与升温快时,温差大易发生变形。烧成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太长也会造成大量的变形缺陷。使用的匣钵高温强度差、或涂料抹不平时也会造成烧成品的变形。
七、阴黄:
制品表面发黄或斑状发黄,有的断面也有发黄现象,多出现在高火位处。主要原因是升温太快,釉熔融过早,还原气氛不足、而使瓷胎中的Fe2O3未能还原成FeO。此外,装钵柱太低,窑顶局部产品温度偏高而还原不足也会形成阴黄缺陷。在产品原料中TiO2含量太高,也会导致产品发黄,如若在坯料中加入微量CoO,可遮盖产品的黄色。
八、烟熏:
不论采用何种燃料都会发生烟熏现象。烟熏指产品表面呈灰色或不纯正的白色。主要由于坯体氧化不完全或还原过早使坯内炭素、有机物或低温碳未能烧尽在釉层封闭之前。有时烟气倒流也会熏蚀釉面。若釉料中钙含量偏高也易形成烟熏缺陷。
九、生烧与过烧:
生烧的制品外观发黄、吸水率偏高、釉面光泽差而粗糙、强度低、敲打时声音浑浊。过烧时产品发生变形,釉面起泡或流釉。主要原因在烧成温度偏高或偏低,高温保温时间控制不当,装车密度不合理或烧成温差大等产生局部过烧或生烧。
十、无光:
亦称消艳。产生釉面无光的原因是釉面形成微细体和釉层熔融不良,因此形成釉面无光缺陷。可在冷却初期采取快速冷却,防止釉面层析晶。提高釉面光泽度。

阀门温度控制系列

温度感测器(热电偶、热电阻)

智能电量表PA9200

MRG-1三合一控制器

H900过程控制器

科学仪器应用场合

系统工程应用场合

鞋机相关应用场合

无尘室 种植场 楼宇自控等温湿度应用场合

电线 电缆 包装 印刷设备应用场合

橡塑胶设备应用场合

新能源 电加热 冶金 退火炉等设备应用

阀门控制(电动执行器)

K900D系列通用型显示仪表

DS系列四位半数字电流电压表

多通道智能数显表(无纸记录仪)

大字幕显示器

DR系列三位半数字电流电压表

HR系列拨盘设定时间继电器

CB系列预置拨码计数器

FA系列多功能位置表

FR系列多功能频率/转速/线速表

TR系列多功能计时器

CR系列多功能计数器/长度计

重塑陶瓷窑炉温控标准

DPM6系列智能显示仪表

R与HCA系列固态继电器

E系列SCR电力控制器

P、K系列SCR电力控制器

S-TYPE智能电加热控制器

CM系列电流监控器

M2000系列轨道型控制器

M900系列-简易型SCR电力调整器

M900系列701A-伺服控制器

H4000系列

H3000系列

MG900AA通用型温控器

P900X系列温控表

P900X-AA系列温控表

MG900AI智能型温控器

P900X-701B系列

P900X-701C系列

MG900-701、701B系列

MG900R双输出专用型温控器

MG900AL硅钼棒负载专用

恒定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

高温试验炉行业上的应用

S-TYPE智能调功器在推板窑及回转窑行业的应用

退火炉改造温控系统应用

导轨式温度控制器应用于烧结炉温度控制系统

MG900AX温度控制器

K900系列通用型微电脑控制器

T900系列精简型微电脑控制器

T系列拨盘式微电脑控制器

E5CWT系列微电脑控制器

TH900系列温湿度控制器

CET系列冷冻冷藏机专用控制器

EG系列光柱型压力/液位控制器

DA-17系列

DA-18系列

DA-25系列

DA-30系列

DA-40系列

DE-18系列

DM-1204系列

DM-1805系列

DM-1808系列

TM-0802系列

TM-0801系列

TM-1202系列

TM-1204系列

TM-1805系列

TM-1808系列

TM-3010系列

TM-3015系列

DF-XX FREE POWER光电系列

辊道窑工程案例

通讯/多回路通讯用避雷器

信号/电源避雷器

编码器

压力变送器

液位传感器

流量传感器

漏液检知器

PE300风管型LCD温/湿度传送器

PE1000壁挂式温、湿度传送器

CT-S红外线温度传感器

R-S2000转换器

E4T系列多功能信号转换器

TK-701点火器

DA-1204 DA-1204S系列

DX-XX光电系列

DU-XX光电系列

MDR-XX短型光电系列

DR-XX圆管光电系列

DS-XX小型光电系列之二

DS-XX小型光电系列之一

TR-XX铜管光电系列

热电偶
友情链接







